近日深圳正式發布了《深圳碳普惠體系建設工作方案》,其中最吸引人的是,小微企業、社區家庭和個人通過節能減碳行為產生的減排量可量化轉換成碳積分,并通過政策鼓勵、商業激勵、公益支持和核證后交易賦值“四驅”聯動,從而推動形成綠色低碳生產生活方式。
低碳可以轉化為財富由來已久。2020年特斯拉財報中披露,特斯拉全年出售碳積分收入達到了15.8億美元,是歸母凈利潤的220%。今年第一季度,特斯拉同樣通過出售碳積分獲得營收5.18億美元。因此特斯拉也被業內戲稱為新時代的“賣碳翁”。
碳交易(碳排放交易制度)最初是由聯合國設計的一種國際貿易機制,旨在為促進全球溫室氣體減排,減少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所采用的市場機制。1997年,《京都議定書》開啟了碳交易的進程。2021年7月16日我國碳排放權交易已開市,初期交易主體為電力行業,后續將逐漸開放至石化、化工、建材、鋼鐵、有色、造紙、航空等高排放行業。
(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其實無論是否能轉化為財富,我們都需要推動綠色低碳,因為這是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家園的最低限度行動。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發展中國家,擔負著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責任。2020年黨中央提出了“雙碳”目標:“二氧化碳排放力爭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
碳達峰、碳中和是一場深刻的經濟社會系統性變革,也將是一場硬仗。助力我國雙碳目標達成,是我們每一個人、每個組織及企業所應承擔的責任和義務。
在實現“雙碳”目標的過程中,還將倒逼各行業,尤其是制造業進行創新改革。科技創新是實現碳中和的終極解決方案,綠色制造是解決全球環境問題的重要手段,是行業實現綠色發展的有效途徑,也是企業主動承擔社會責任的必然選擇。海能達作為企業公民,在運營過程中持續推動企業與環境和諧共存,以綠化、循環為生產管理體系,充分利用清潔能源、節能減排、合理處理危廢,以實際行動響應綠色工業革命,助力實現低碳社會。
生態設計、綠色制造,海能達從自身做起
海能達重視節能環保,在產品設計、原材料選型及制造過程中,以降低各項能源消耗,減少污染物排放為目標,持續推動綠色制造的節能管理機制。
海能達多模智能對講機PDC/PTC680在硬件設計上,主芯片采用低功耗的14nm制程技術,有效降低終端工作時的用電損耗。同時,通過多種效率及系統整合設計,提升了整個電源系統的供電效率,減少了供電系統的熱損耗。在軟件設計上,實現了不同模式下的智能變頻處理,在保證正常業務工作的同時又保持最低功耗狀態。同時,還針對不同模式的時鐘和區域模塊做省電優化。這些軟硬件設計都極大地降低了產品功耗,提升了續航時間。
海能達TETRA SMART基站采用了包絡跟蹤技術,可以根據發射能量所需調整電壓供應,以此來實現放大器的功率輸出隨電壓調整而調整,減少能量被無效轉化熱能的情況發生,降低功率。
DS-6250一體化基站采用高度集成設計,同時支持電源備份、控制信道備份等,從而增強基站穩定度,降低硬件維護復雜度。傳統4載頻或者8載頻基站不僅體積大,其功耗最高可達1000W或2000W,而一體化基站的功耗最高只有550W,功耗更低,節省電能。
海能達從源頭管控,使產品符合RoHS、REACH等相關環保指令和法規要求,選擇使用可回收的包裝材料,建立綠色制造生產線,通過質量改進及節能降耗,降低物料不良造成的損耗及能資源浪費。
目前海能達龍崗工廠已通過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認證、ISO45001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認證以及國家綠色工廠認證。每年委托第三方權威機構對污染物的排查情況進行檢測,委托具備資質的第三方回收處置危險廢物及一般固體廢物,確保污染物的達標排放及合理處置。
此外海能達還積極進行節能宣傳和教育訓練,樹立全員節約資源、減少浪費的思想,并通過郵件、公眾號、企業微信、溝通會等多種形式宣傳環保和能源節約文化。
深耕行業近三十年,海能達始終與客戶共成長,為各行業用戶提供真正切實有效、能夠覆蓋現在和未來的需求的通信方案,提高效能、優化工作流程,實現共同可持續發展。
水電、核電、風電、太陽能發電等清潔能源發展對碳排放強度下降起到重要作用。位于埃及的本班太陽能園(Benban Solar Power Park)是世界上第四大太陽能發電廠,該發電站占地面積37平方公里。海能達為本班太陽能園提供通訊方案,幫助提升員工通信效率,助力產能提升。
在中國,海能達已為雅礱江水電站、霞浦核電、昌江核電等新能源機構組織提供了數字集群、應急自組網、應急指揮調度平臺等相關產品,助力新能源企業保障安全、高效運行。
森林在降低大氣中溫室氣體濃度、減緩全球氣候變暖中,具有十分重要的獨特作用。而伐木等人類活動和野火等與氣候相關的劇烈事件,正在遏制森林捕獲和儲存多于其排放量的碳的能力。因此森林防火至關重要。
海能達已為四川甘孜、海南、江西等全國眾多林場、保護區提供了防火智能通信系統。其中江西省森林防火預警監測信息中心贛東森林防火通信系統包括數字超短波基礎通信網絡、應急通信系統、常規通信設備,全面覆蓋省-市-縣-重點區域。高效通信網絡幫助實現快速反應,加強監測預警能力,將火情控制在最小范圍,有效保護森林。
善待地球就是善待自己。在助力“雙碳”目標實現的征途中,海能達愿與你同行。
